欢迎访客!

登录

|

免费注册

CN
EN
021-62226107
Alternate Text
目前已经有
2627
家公司抢先入住,共分享了
1999278
条航材信息

首页 >

展会论坛 >

仅半年实现动工!“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之后,成都双流航空经济下一子如何落?

仅半年实现动工!“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之后,成都双流航空经济下一子如何落?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7月26日讯(记者 何佳欣 摄影报道)距离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仅半年时间,7月26日,落地于成都双流的“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作为空客公司在欧洲之外直接投资建设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中欧合作的又一标志性动作,其推进速度令人惊喜。通常而言,从合作协议签署到正式动工建设,仅规划设计一项就需历经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4个阶段。

“这么大体量的项目,这4个阶段通常就需要一年左右。我方后续仅用5个多月就达成开工建设条件,这也是我个人工作20余年来经历过的最快速度。”成都双流空客项目专班李蔚然如此感慨。

按照计划,该项目于7月26日动工建设,预计明年下半年就将正式建成投运。全速推进之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关键一子落定后,成都双流航空经济这一盘大棋,下一步又将如何走?

以点促面,立下“建圈强链”发展战略

链主来了之后,产业链的上下游要如何形成聚合之力,这是双流与空客多达300多次会谈中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随着项目动工临近,“建圈强链”发展目标跃然纸上。从飞机服务中心、航材分销中心、专利件维修中心、备件仓储中心、附件交换服务中心等11个专业且紧密围绕航材多种需求的服务中心,到联动AMECO、川航维修、四川国际、加德纳航空等多个本土航空企业与空客一起共同参与的成都航空经济发展联盟,再到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专业论坛,打造独具成都标签的IP……双流的“建圈强链”,可谓布局周密。

究其底气,是产业规模的“放大”能力。“一般来说,航空产业的带动效应能够达到1:6,最高甚至可以达到1:8甚至1:10。”业内专家蒋绍新解释,“也就是说,一个空客项目落地,其配套产业的产值规模至少还可放大6倍。”

“项目入驻成都双流以后,空客产业链上的其他项目,一定也会借此跳板进入当地市场。” 空客中国服务战略、业务发展及运营副总裁胡永东如此表示。以产业链上的主流业务板块——附件维修为例,胡永东就看到了与成都双流合作更多的可能。他指出,因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涉及飞机拆解。而拆解后的飞机零部件必须要通过维修才能重新挂签、重新取证,进而重新装上飞机。“目前,空客在北京有自己的附件维修企业。未来如果市场需要,我们也会探讨将维修业务延伸到成都来的可能性”。

这些都是一个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推进半年中,双流与空客在几百次会议沟通时,迸发出的“更多”灵感。众多火花中,除了“空客能够带来什么”,更多则是关于“当地市场需要什么”。

一供一需之间,成都双流从中嗅到了更大的合作可能——以空客这个“龙头”集成产业链上、下游,当地正谋划围绕航空产业,建设 11个产业中心。

其中之一“机务维修培训中心”,就将导入空客的既有资源,开展空、地勤人员及性能操作员的培训,提供飞机及模拟机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应急救援中心”则将针对各航空公司空客飞机不同机龄情况,建立飞机应急救援中心,储备飞机维修零部件,确保飞机维修及时高效,做好飞行保障服务。

在双流的设想中,11个产业中心实际上就是11个链条环节。每一个“中心”,并非一定是一个项目或单独的企业,而将是一种“功能”的集纳。某种程度上,11个产业中心勾勒的正是一幅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建圈强链的具象化图景。

龙头引领,携手串起1个产业联盟

除了“外引”的增量,已有资源的整合同样能放大产业能量。

胡永东就提到,空客选择双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还因当地本就有许多实力雄厚的上下游企业。如四川国际的发动机维修、国航AMECO的飞机附件维修、川维的飞机大修等。

他认为,“如能与其直接合作,空客也可利用当地资源,节约再投资成本、物流成本,缩短时间周期。同时,这对双流乃至成都周边的附件维修企业,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这将是一种双赢。”

双流谋划的“空客专利件维修中心”,正是其主动整合飞机维修领域新旧资源的样本。按照规划,该中心不仅将依托空客部附件维修能力,还会携手AMECO、川航科瑞特、四川国际等本土维修企业,打造一个部附件维修联合体。

这种聚集,其实是大势所趋之下的顺势而为。

一个细节是,无论是“新邻居”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还是“老住户”AMECO,“客改货”都是其业务的一个高亮关键词。这与中国民航以及成都双流的最新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在如今由“重客轻货”转向“客货并举、两业融合”的重要窗口期下,AMECO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岳栖贺看来,无论是空客在双流最新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还是包括AMECO在内许多企业对于双流周边航空货运相关业务的加大布局,正都是“随着国家产业布局所做的市场调整”。

以航空经济为“名片”的成都双流,打算主动承担起“发起者”的角色。一个以空客、AMECO、川航维修等航空企业共同参与的“成都航空经济发展联盟”,正在加速酝酿。

据了解,该联盟未来将邀请民航局、海关、机场集团等驻场单位,以及空客等头部企业共同参与,定期举行行业论坛、沙龙、培训、考察等,进一步提升成都航空产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对此,岳栖贺高兴地表示“我们乐见其成”。在他看来,若联盟内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AMECO与空客等企业的合作空间巨大:

一方面,如目前喷漆机库建设的环保要求较高,“空客项目落地后其实完全无需再建新的喷漆机库,类似资源都可与AMECO等企业共建共享”。同时,AMECO在波音737和空客330客改货方面的技术、保障经验,也可与空客合作共享;另一方面,岳栖贺也指出,空客作为飞机原设备制造商,其做客改货实际上更具技术优势、器材供应优势和保障优势,“我们也愿意在客改货上与其做深度交流,共同整合一些供应平台”。

对于空客而言,胡永东同样充满期待。

“未来,空客若能与这些‘邻居’实现合作,产业内的企业就可形成联动实现合力。联盟内资源共享,可避免重复投资、实现风险共担,这不仅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联盟成员还可一起携手,共同树立行业标准,引导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胡永东如此憧憬。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双流的设想,下一步,当地将依托空客的品牌影响力,及双流的航空经济之都号召力,以成都为永久会址,举办全球飞机全生命周期发展国际论坛。据了解,论坛将邀请空客供应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等定期开展技术研讨,组织开展行业规章、民航政策专业解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产业论坛。

在蒋绍新的眼中,这一动作对双流乃至成都扩大其航空产业的国际影响力,都将提供极大助力。“成都的航空产业技术基础本身相当好,未来空客入驻双流之后,一个世界性龙头企业的名片效应叠加,放眼全国,举办航空方面专业论坛成都将成为最好的选择。”

生态打造,用1个产业园区撬动更大市场

实际上,无论是11个产业中心,还是1个产业联盟、1个国际论坛,这些都是成都双流航空经济下一步“建圈强链”发展目标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建圈强链”的叠加效应还指向了另一幅蓝图:1个产业园区。

作为产业功能具体的空间承载,双流还将同步建设一个4.98平方公里的航空产业园区,并为其输入更多新鲜血液、引进更多企业、不断补链强链。

提及这个航空产业园区,胡永东表露出极大的期待。他表示,“这个产业园区充分证明了双流对于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项目的大力支持,也是双流面向航空产业未来,促进产业配套发展的全域谋划。”

作为一个新鲜出炉的“产业园区”,航空产业园区已经“实力不凡”。目前,园区的规划范围内已布局了空客、中国商飞、顺丰3家航空链主企业。要知道,空客在全球范围的供应商超3100家,而在双流就已梳理出78个“空客系”项目、包括了26个“中商飞系”项目、8个“顺丰系”项目,空客的就地配套在双流已颇为完备。

值得一提的是,双流近期已就航空产业园区最新签约了阿波罗航材供应链总部等一批项目。同时,当地还在与空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洽谈。

毫无疑问,双流打造的航空产业园区将为整个航空产业生态圈,提供物理上的配套和空间的支持,包括厂房、土地、功能服务、产业联动等等。按照设想,到2030年,产业园区的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这正是以空客入驻为起点,将链上企业串联后的综合效益。

不过对于双流而言,这一谋局瞄准的却不仅仅是“城市IP”,更是为了构造产业生态、联动临空产业,以撬动航空资产处置领域更大的市场。

走一步谋十步。透过“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如期动工,已不难描摹成都双流航空经济更大的未来。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参展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先生
电话:131 2215 2059
邮件:webmaster@airparts.cn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版权并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无法溯源的信息外,我们均备注了信息来源;如图片、文字内容涉及到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info@airparts.cn或021-62226107进行处理。
展会已结束

展会时间:

7/27/2022 至 7/27/2022

展会地点:

展馆名称:

主办方:

Alternate Text Alternate Text
021-62226107
134-72838684
新手上路
用户注册 密码找回
用户中心
如何下单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Alternate Text
info@airparts.cn
Alternate Text
上海市浦东新区浩宇路919号A1楼318
扫码联系
Copyright © 航空器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4937号 | 沪ICP备20210377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