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民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低成本航空巨头瑞安航空(Ryanair)正考虑一项大胆的选择——将中国制造的C919喷气式飞机纳入其机队。虽然此举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其背后的逻辑清晰且极具战略意义。
高层表态:中国制造,只要价格合适,就考虑
瑞安航空集团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奥利里在近日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公司对来自中国的商用飞机持开放态度。尤其是中国商飞推出的C919型号,如果价格较空客和波音的同类机型低10%至20%,瑞安航空不排除采购的可能。
这款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研发的中程客机,被视为空客A320和波音737的直接竞争者。虽然目前C919仅获得中国民航局的认证,尚未获准在欧美市场运营,但业内普遍预计,这一局面将在未来几年发生变化。
中国商飞的崛起
自2008年成立以来,中国商飞持续推进国产民航客机的研发。C919是其第二款产品,接替首个机型ARJ21的发展轨道。与ARJ21相比,C919已获得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的大量订单,并于2017年完成首次试飞。
尽管目前C919的国际市场仍在拓展中,其设计中依赖了包括GE航空、霍尼韦尔、赛峰集团等国际供应商的关键技术,但这并未影响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瑞安航空与波音:关系不再牢不可破?
瑞安航空一直是波音的重要客户,目前拥有大量737机型订单。然而,频繁的交付延误正成为其扩张计划中的一大障碍。公司原定在2024-2026年度实现客运量显著增长,但由于波音交付进度不佳,目标已被下调。
虽然瑞安航空旗下的奥地利子公司Lauda运营部分空客机型,但集团整体仍以波音为主力。奥利里坦言,公司并非对某一家飞机制造商有忠诚度,采购的关键在于“在危机时期以低价入手”。
中国飞机的机会与挑战
将C919引入机队,或许能够帮助瑞安航空实现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
成本优势:若价格远低于空客或波音同类机型,C919将极具吸引力,有助于维持瑞安航空的一贯低成本运营模式。
-
供应链多元化:打破对欧美制造商的依赖,有助于提高谈判筹码。
-
战略布局亚洲市场:与中国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或能为未来进入亚洲市场铺路。
但与此同时,C919也面临不少挑战:
-
国际认证尚未完成:欧美市场的监管批准是其推广的最大障碍。
-
技术成熟度待检验:作为新晋机型,长期可靠性仍需市场验证。
-
客户接受度不明朗:乘客对陌生机型的接受度、品牌信任感可能影响运营效果。
-
地缘政治风险:中西关系的复杂性可能会对供应链稳定性带来不确定因素。
来源:外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