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中国航空学会承办、未来低空飞行器联合创新中心协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低空飞行器复杂环境效应”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顺利召开。该论坛选题源于学会发布的2024航空领域重大科技问题之一——低空飞行器复杂环境效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教授、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周文标、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暘、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希明出席会议,与来自我国航空领域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低空飞行器复杂环境效应领域的众多非共识议题展开研讨。专题论坛由学会助理秘书长余策介绍论坛选题情况、中国航空研究院先进民机领域总师徐悦主持。
专题报告阶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锦武教授、中国航空研究院吴希明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张欣教授、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段泽民研究员、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郭琪研究员5位行业专家学者围绕低空飞行器复杂环境的背景需求、关键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设想与建议作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圆桌讨论环节邀请了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张聚恩研究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石鹏飞研究员、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刘文琦研究员、中国民航大学杨晓军教授4位行业专家针对低空飞行器飞行安全影响要素、低空飞行器设计安全重点领域、低空飞行器运营安全思考与如何破解政策支持与技术发展的矛盾等议题展开深入的研讨,形成了协同设计、数据赋能、政策创新三点研讨共识。
低空经济的场景与产业落地既需要技术突破,也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跨界交流。此次专题论坛有效推动了行业专家突破认知边界,构建共同语言,为低空复杂环境效应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